越秀区“传承红色基因 手绘红色故事”非遗通草画展览

发布时间:2022-02-06 14:39:34

  品质提升后仙草蛇骨王的海珠广场夜景。受访者供图

  党员先锋队引导市民测核酸。受访者供图

  青少年红色研学实践共建结对共建仪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春园的故事、红游越秀、广州起义……红色史迹和红色故事跃然纸上。青少年通过查询资料、走访史迹重温历史,将历史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近日,“传承红色基因 手绘红色故事”非遗通草画展览开展,通草画代表性传承人苏昕通过直播带着大家云游红色故事。

  这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的有益实践,也是广州市越秀区用活用好红色资源的积极探索。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越秀区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之一。越秀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红色史迹31处,还有124个红色旅游资源点。

  发扬红色传统,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越秀区正高标准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全面建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摸清红色家底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保护利用体系

  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和行政、商贸、金融、文化中心,拥有最丰富、品级最高、最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动都在此展开,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十个一”。辖内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0处,红色史迹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占全市的72%。

  丰厚的“红色家底”如何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巨大力量,考验红色资源活化和红色基因传承的成效。

  自广州市提出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以来,越秀区主动担当、先行先试,建设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广州市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行动计划(2020—2021)》等一系列战略性文件相继出台,构建以越秀为核心片区的“一核六片四廊”红色文化发展格局。

  越秀区坚持规划先行,将红色史迹建设和保护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年8月,越秀区正式启动编制《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建设空间保护优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2020年9月底,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通过。

  《行动方案》对区辖内31处红色史迹的文物本体及周边风貌协调区域提出了清晰可行的行动策略。“在编制过程中,我们详细摸查了区辖内31处红色史迹,对文物本体、公共空间、道路设施、绿化景观等均梳理了现状及问题。”越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历史价值、权属、现状功能、实施情况等,提出了明产权、活功能、修本体、优风貌、提路径、设标识、连片区的7项行动策略,在顶层设计上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保护利用体系。

  盘活红色资源

  打造“一极两纵三横三片区”整体布局

  “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您乘坐红色公交,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5月上旬的一个周末,一辆内外皆以红色元素装饰的1路公交车从广州东山口公交总站出发,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的伍嘉希是“红色公交”党团队志愿讲解团的讲解员。她随车穿越大半个广州,娓娓道来沿线红色地标故事。

  近年来,越秀区先后推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等修缮及活化利用工作。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海珠广场品质提升工程完成。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周边环境改造提升,高标准建设东园文化广场,打造展示革命初心、反映革命历程、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地标。

  在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过程中,越秀区非常注重点线面结合,既盘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史迹,又将红色史迹点串连成线、连线成片。

  以“点”为基,让红色遗址“活”起来。越秀区将红色史迹的活化利用与社会服务、社会教育、文化创意传播、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激发红色文化内生动力。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过程中,越秀区启动了中共三大片区品质提升项目,以国家级5A景区标准做好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对周边公有物业进行梳理摸查,优先用于旅游观光、文化创意、文化研究、科技孵化、众创空间等。

  串“点”成“线”,让红色旅游“旺”起来。越秀区以广州红色历史的“人”“事”“物”为线索,充分挖掘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事迹,梳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在越秀地区的重要实践探索,推出6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

  根据现有红色史迹分布,致力于打造“一极两纵三横三片区”整体规划布局,构建起红色文化发展新格局。

  传承红色基因

  让英雄城市红色底色“亮”起来

  一袭长褂,一把扇子,东山培正小学的少先队员带来粤语讲古《张太雷的故事》,广州市知用中学学生现场展示了《那些志愿讲解的日子》……

  近日,一场青少年红色研学实践基地结对共建仪式在广州起义纪念馆举行。越秀全区79所中小学与3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史迹结对,全市率先实现区域内中小学校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覆盖结对。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2019年以来,越秀区坚持开展中小学生红色立体研学,通过“学、访、讲、唱、画”等形式,将红色史迹作为学生思政课程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红色史迹,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全区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同时,越秀区还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遴选百名青少年宣讲员,开展红色文化“五进”活动。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各类活动参加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

  红色史迹承载大量红色史实、蕴含深厚红色内涵,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生动的教材。越秀区通过建强宣讲队伍、打造宣讲阵地、创新宣讲方式、吸引宣讲对象,着力讲好党的百年历史,推动红色基因在越秀代代相传,让英雄城市红色底色“亮”起来。

  建立瞻仰红色史迹党员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沉浸式体验,创新推出“行走中的红色党课”,将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一批红色地标纳入全省、全市、全区现场教学点。依托越秀文化云平台建设6个党史学习教育红色AR场馆,开设红色精品课程,充分运用微党课、微视频、微讲解、声光电情景教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将31处红色史迹、24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254个党群服务阵地打造为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除了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越秀区还坚持学实一些,在为民服务中奋力开拓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实施民生实事工程紧密结合,全区范围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先锋”行动。

  赓续红色血脉

  开启老城市新活力发展新局

  “水电气”一件事联办、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日前,越秀区出仙草蛇骨王多少钱一盒台116项改革举措,迭代推进营商环境4.0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坚持办实事、开新局,越秀区在深入学习党史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找准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积极应对产业竞争加剧、产业空间不足、产业载体老旧、产业结构落后等挑战,越秀区加快打造让市场主体发展顺心、市民群众生活舒心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切实转化为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越秀区进一步总结全区经济密度位居全省第一,政务公开透明度进入全国前十,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6年全省第一的先进经验,坚持以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为引领,深入融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着眼构建“一轴三带六组团”产业空间布局和“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加快发展创新金融、生命健康、现代商贸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数字产业、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5月8日—10日,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中苏友谊馆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广东、广州、越秀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成效,越秀区成功与洲明科技、乐播、华苹科技、万御科技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越秀区既是广州传承“老城市”根与魂的承载区,又是广州实现“新活力”的主力区。越秀区正以高标准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打响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核心区品牌,加快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贡献力量。

  一线观

  党建引领持续推动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越秀区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第六年居全省各区县第一名

  提供绿色通道,为长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爬楼上门仙草蛇骨王多少钱一瓶为老年人做核酸检测……全员核酸检测期间,这样的场景在越秀区各街道各社区很常见。疫情考验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是基层治理能力的最集中体现。

  近年来,越秀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构建、提升“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抓手,带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在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系列调研报告中,越秀区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第六年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名。

  党建赋能,越秀区始终把“有呼必应”落实在公共服务全过程。为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越秀区致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以建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为抓手,越秀区率先全市制定出台《越秀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全力夯实基本民生、打造品质民生。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健康促进区,全省首推新生儿多证联办服务,区疾控中心成为全国首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试点单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提升至84.69岁。

  为打造有温度的公共服务,越秀区印发《越秀区“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先锋”行动方案》,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化。以争当“学习先锋”“岗位先锋”“为民先锋”“发展先锋”为主抓手,越秀区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我为民生作贡献”等22类专项行动,实现全区旧楼加装电梯累计数量全市第一,“电梯托管”服务获评全国市场监管领域政府类社会共治提名案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数和投资额全市第一、惠及20万居民群众,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化。

  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党建共建成效的最好体现。

  越秀区实施区域党建联动、军地双拥联手、居民自治联推、公共安全联防、社会矛盾联调、社区服务联供、公共设施联享、环境卫生联抓、精神文明联创的“九联共建”机制,吸纳一百多个机团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加入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

  党群服务延伸全方位,共建共治共享落实在公共服务的全过程。以开展评星定级工作为抓手,越秀区在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党群服务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党群服务阵地向城市公共空间延伸,建成二沙岛碧道、北京路步行街等新仙草蛇骨王的销售网点一批党群服务阵地,努力把党的形象、党的声音、党的服务传递到城市每个角落。同时,越秀区在265个党群服务阵地建成“群众微心愿连锁店”,不断优化提升“15分钟党群服务圈”,实现阵地全覆盖、服务零距离、便民全方位。

  服务能力的延伸,离不开治理资源的全融合。越秀区坚持由街道搭台、党组织唱戏,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协调委员会等制度为桥梁,以“微心愿”等党建项目为抓手,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员管理、政社联动、资源利用、协商共治一体化。

  深化“双报到”工作机制,主动与报到的500多个市、区单位党组织和3.7万多名在职党员对接,开展扶贫助困、洁净家园、守护平安、文明出行、和睦邻里等服务活动2.3万多场次。



上一篇: 要想有效改善眼袋 可以到美容机构选择做激光手术
下一篇: 仙草蛇骨王的销售网点:孕期上火怎么办

Copyright © 2014-2022 版权所有 仙草蛇骨王正品专卖官网